【盲腸的隱喻】鳳山高中 / 林敬凌

盲腸,一個處於腸道尾端,看似不起眼。在醫學上,被視為一個邊緣的角色。它雖然毫無用處,實際上,卻是潛藏在身體中的不定時炸彈,何時引爆,無人知曉……

小五那年,經常在晚飯後,發覺左下腹側隱隱作痛,起初對它視若無睹,也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星期。然而陣痛漸趨頻繁,於是前往診所。醫師直截了當地說:「腸胃炎,簡單的療程後就沒事了。」於是又度過平靜的幾周。一天夜裡,被爸爸猛力搖醒,他沒多說什麼,將我塞進車裡,直奔急診。經過了繁複的檢查,醫師將我送進急診病房。當晚,居然高燒41度。原來我得的是盲腸炎,又因病情延宕過久,盲腸爆開,成了腹膜炎。經過兩星期抗生素的轟炸,我被送進手術房,將盲腸的殘骸取出,這段如煉獄般的日子總算告一段落。   

前些日子,隨機殺人事件頻傳,兇手的共同特點就是──「孤僻」。他們就如同人體內的盲腸,存在於社會的隱密角落,但他們不因我們的漠視而消失,反而成為社會上的危險因子,一旦引爆,將難以收拾。如同體內的盲腸,一旦出了什麼問題,上手術台待宰之苦少不了。因此,我們應該時時留心,並關懷那些社會邊緣人士,如同照顧自己的身體,愛護自己的手足。

盲腸,雖說以一種孤僻的形式存在於體內。但它也是健康的威脅。在我們的漠視底下潛伏著,一旦發威,後果可想而知。社會彷彿我們人體,照顧自己就像關懷社會,我們應重視人體的每個部位,而非孤立特定的器官。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下,盲目地忽略身體警訊,「盲腸」似乎就在暗示著人們,不可墮入「盲目的日常」,點醒我們應用一顆微觀的心,洞察生命中的點滴靜默的小事。